母校新闻
首页 > 新闻 > 母校新闻 > 正文

难舍三尺讲台,教书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上)

发布时间:2015-12-17 浏览次数: 作者:

在东方,有这样一群人,当他们展望未来的退休生活的时候……

“如果我退休了,最不舍的将是我的学生,是他们使我的心理年龄永远保持年轻”;“我最不舍的将是不能与学生们经常见面了”;“我最不舍的将是三尺讲台”;“退休后和年轻人交流的机会变少,将是我最大的不舍”;“我最不舍的将是课堂上的感觉”……他们,是东方最可爱的人,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三十余年,将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教书事业。当他们展望未来退休生活的时候,出现最频繁的两个字就是——不舍。

黄董良:教师最重要的是责任感

黄董良老师从教三十余年,坚信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了教师职业,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感。因为有了责任感,才会懂得如何履行职责,也因为有了责任感,才会对工作的失误感到愧疚,从而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黄老师认为要当好教师是非常难的,“你要因材施教,你就得了解学生;你要传授新知识,你得学习与研究;你要讲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你得钻研、吃透教材;你要表达生动、吸引学生,你得不断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黄老师认为成为好教师的关键是教到老学到老。

从教多年,黄老师最欣喜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时有兴趣,工作时有成绩。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关键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有时候教师的身教也会比言传更重要。

 src=

洪耀忠:教书是一个良心工作

洪耀忠老师从教35年,总结出来对于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对学生用心,是有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对职业用心,是如何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洪老师还认为,教书是一个良心工作。育人及教学成果反映都有滞后性,在工作中花的时间不一定能马上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洪老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就不愿意简单地让学生在题库中选择一个题目,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经过与指导老师反复的讨论,定下自己的选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不仅专业知识有了提高,也提升了综合能力。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洪老师最想告诉学生们的一句话。“要有较高的目标。只有较高的目标,才可能有内在的动力。但在现实中,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事。不能好高骛远。”

 src=

王书东:最重要的就是热爱与专注

王书东老师认为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热爱与专注,“热爱教职,关爱学生;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精通业务,提升能力,学有专长。”

在教书遇到坎坷与困难的时候,王老师选择了相信、选择了坚守。至今,他仍难忘记在他三十余年的教书生涯经历一些曲折、坎坷、困顿的时候,颇觉教书不易。但他始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这一职业并坚守了这么多年。感触最深的是学校环境中老师、同事及学生们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善良、真诚与美好。“所以,我感恩学校,感恩那些与我交汇过的,给了我许多教益、关心和宽容的所有的人。”

虽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王老师却一直保持着一颗谦虚真诚的心,他坚信“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只要在教学中付出了努力和关切,学生也会有所反馈和互动,也会给与赞许、肯定、关心甚至是批评。这也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动力所在。”

他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学生们,“生活没有捷径,得过且过欠下的账将来要连本带利偿还。希望青年学生志存高远,诚敬勤勉,在校以学习为重,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良资源和条件,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学好专业,磨炼意志,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src=

黄晓龙: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常常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龙哥”的黄老师,长期和学生打交道,一直受到年轻人的朝气感染,感到自己的心理依然年轻。“课堂教学互动,我也不那么老气横秋。退休后和年轻人交往的机会将少很多,这是我最大的不舍。”

光阴荏苒,三十余年的岁月中,黄老师深信最重要的是喜爱教师这个职业,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和关心。比学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黄老师深知身教的重要作用,学生们有了老师用行动做榜样,在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

黄老师还经常跟学生强调广学博闻及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我经常告诉学生要正直、善良,趁着年轻多学些知识,将来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英语较差的学生,英语不是非学好不可,或许我们一生都不需要使用英语,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学好英语一定大有所为。课堂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会给学生带来正能量。”

 src=

赵振春: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

赵振春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大爱的交接;教师的崇高不仅是无私奉献,更在于蜡炬成灰。”在赵老师眼中,比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上的垂范,是大爱的传递。

三十余年的时光赵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他反复跟学生强调责任的重要性。当最优秀的学生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主动选择去西藏和新疆工作的时候,赵老师看到了他们身上承担起的建设国家的责任,并深深为之感动。

在课堂上,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是让赵老师印象最为深刻的,他宁愿为这样的眼睛奉献他自己所学,成为学生们遨游在知识海洋的引路人。

 src=

陈建国:做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陈建国老师在教师岗位三十余年,总结出一个准则,“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能放任自流。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做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这两句话可以想见陈老师对自己及学生的要求之高。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陈老师虽为严师,却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获得了由学生颁发的“最佳和蔼可亲教师奖”。

陈老师认为,“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而是全方位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合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真正的教育的重点不在成绩的高低,而在人成长的完善程度。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大学不是职业教育”是陈老师最想告诉学生的。育人乃教育之根本。他不希望学生单纯地以学习一项谋生技能为目标而进行学习,而是要综合全面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

 src=

后记:为了表达对在教师岗位辛勤奉献三十余年的资深教师们的敬意,法政分院学生许何凡同学(许盒饭啦啦啦)特为本次报道配上手绘插画。后续还有一些教师们的采访报道更新,敬请期待。

上一篇:难舍三尺讲台,教书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下)

下一篇:我院设立“晨曦奖学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