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首届英国皇家注册会计师(ACA课程班)学生毕业,截止目前,全班47人中有10名同学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攻读研究生。60%以上毕业生进入道富银行等上市公司、大型外资企业工作。全班共有31名学生通过ACA全球第一阶段6门考试取得CFAB证书,3人次通过第二阶段考试(相当于英国本土硕士),两名学生获得ICAEW协会大中华区Top Student荣誉。
而除了ACA课程班,自今年起所有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学生在进校后符合相关条件还可以报名进入美国注册管理特许会计师(CMA)课程班、金融信息管理双专业特色实验班、软件服务外包班学习。
学院院长黄董良说:“这些都是学院为培养特色人才实施的举措,让学生高兴地走进来,自信地走出去,这是我院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
人才接轨社会
学院2010届毕业生吴君琳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毕业时只投出四份简历,就收到了银行、公务员、事业单位的面试通知书,并以突出的表达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征服了面试官。
2012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周函西毕业后进入龙湖地产做房产销售,继2012年成为龙湖销售冠军后,2013年为龙湖地产创造销售4.9亿元,售出房屋170套,继续卫冕销售冠军。光奖金年收入就上百万,并成为多家猎头公司目标。周函西说:“工作以后能取得这么好的业绩,跟大学期间的专业课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不开。”
2014届财税专业毕业生孙昊,刚毕业身份就很“闪亮”。既是多家厂家的经销商头目,也是一家年利润50万公司的总经理,同时还是全国、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连续三年获奖者。
2004届法学专业毕业生乐斌,其2010年7月受台湾地区著名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邀请赴台研修。2011年5月,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在浙财大东方学院,像这样能学以致用的毕业生并非个例。学习最终是为了运用,学院一切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多次修订了《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等40余个教学规章制度,开展从人才培养模式到课程教学教改系列活动,推广案例教学,举行说课比赛,提高全体教师教学质量。
学院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如法政分院搭建了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学生实践教学平台:校内成立了浙江民营企业法律诊所,学生在专业教师的“传、帮、带”下直接参与各项法律实务活动。外国语分院大学生曾与《浙江日报》联合发起“西湖申遗我们能做什么?”大型活动,并举办西湖民间传说翻译大赛,为西湖申遗成功贡献了大学生的力量。学院搬迁到海宁长安后,外国语分院又联合海宁当地发起了海宁民间传说翻译大赛。
![src=]()
![src=]()
自2010年起学校建设了一个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9个仿真实训室、1个综合服务大厅、1个成果展示厅及一个研讨室。中心配备工作用电脑172台,还拥有一套有强大企业真实案例数据支撑的集教学管理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企业经营管理全景仿真系统与一体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使学生到学以致用。
复合人才俏市场
学院2010届市场营销专业的孙金毕业前相继收到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和外向租赁公司发来的录用通知,最终她选择了浦发银行。说到找工作的经历,她说自己修读的市场营销和会计学的双专业证书帮了大忙。孙金说,两者的结合,不仅是知识面扩大了,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感觉底气也足了很多。
2014届ACA专业学生应旷博也被列为不折不扣的学霸。他除了完成ACA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一年内通过全球6门考试获得CFAB证书,雅思考试中获得6.5高分。还应邀参加了2014年度ICAEW的中国年会,并被颁发年度top student荣誉。除此之外他还完成法学双专业的学习,并被澳洲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外高校预录取为研究生。
![src=]()
![src=]()
目前,学院开设有会计学、税务、金融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个本科双专业,近几年平均有15%毕业生携双专业证书毕业。在双专业的学习上,学校开设的双专业课程都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既鼓励学生在学双专业的时候能够跟自身的兴趣相结合,又要求学生要做好学科之间的融合。”
信息专业的学生要懂经济、会管理,同样经济类学生也要懂信息、会管理。学院开设的金融信息双专业特色实验班,就是培养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金融知识,又具备利用技术手段对金融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分析、利用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的。除了信息类专业课程,该班级的学生还需要学习证券投资学、会计学、国际结算、金融市场学、电子银行与电子支付等多40多个学分的金融类课程。
开放办学育人才
学院2009届英语专业毕业生贾斌在伦敦完成了经济商业的学士和硕士课程,并且拿到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资格的入学通知书,在大学期间,他就完成一本28万字的英文读物,后参加由东方学院开设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前往伦敦深造。
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廖传勇作为交换生在台湾学习期间,在学校一次组织登山活动时主动留下来照顾受伤女生,被校方好评,在学习期间还接受了台湾时报周刊杂志、台湾苹果日报集团壹电视的视频专访,回校后其还将在台湾做交换生的经历写成书出版畅销。
这些都是学院开放式办学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之一。学院有重点、有目的地开放办学,无论在实习基地的选择、联合办学的开展,还是毕业生的流向方面,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放。
![src=]()
![src=]()
在教学上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模式。学校聘请大量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来校讲学,还聘请在财经第一线的CEO(首席执行官)、CFO(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和政法第一线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走进课堂。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学科竞赛,如人文与艺术分院每年根据学科竞赛日程与学生特点,开办系列专题讲座,并结合优势师资全程指导学生参赛,每年都有近200名学生参加各类赛事,已在第二十届时报金犊奖与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中成功获奖。
学校重视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与专业相通的活动,金融与经贸分院每年举办大学生金融节、模拟证券大赛、模拟股票大赛,金融学与国贸专业近七成学生在大学期间报考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理财师等。工商管理分院连续举办五年的营销策划大赛,从文案形成到实战演练到实现真正自主创业各个环节的仿真模拟孵化了一大批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财税分院定期举办的公务员模拟面试,学院每年都有近10%的毕业生考入公务员系统。人文与艺术分院每年定期举办学生习作展,成立学生工作室,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设计和制作。
正是因为学校这种开放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视野,也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学院党委书记沃健说:“学院的办学成果,跟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息息相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重视每一位学生在东方学院的成长,也希望能助力每一位学生的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