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闻
首页 > 新闻 > 母校新闻 > 正文

变革与转型-我院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4-11-11 浏览次数: 作者:

为进一步明确学院未来发展定位,早日实现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独立学院的奋斗目标,11月9日下午,我院邀请参加学院15周年庆典的部分专家学者在图书馆七楼会议室出席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为学院的发展方略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src=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孙铮,教育部工业设计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阳,浙江大学电子服务中心主任陈德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楼程富,浙江省教育评估院院长施建祥,浙江省发改委外资处处长张国云,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少先,中国教育报浙江记者站站长朱振岳,中国青年报浙江记者站站长董碧水,浙江教育报副编审袁军,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韩翼祥,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建新,中共海宁市委常委、长安镇(高新区)党委书记许金夫,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海英,原浙江财经学院党委书记童本立,原浙江财经学院副院长滕凯,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教授会成员和部分教师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学院副院长王金安主持。

学院院长黄董良首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简要介绍了我院转型发展的思路与构想。他说,“当前,学院已经按照教育部要求,初步实现了“五个独立”,办学规模日趋稳定,如何进一步推动学院的改革再发展被提到议程上来。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学院党政班子的集思广益,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初步就学院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达成了三点共识:一、差异化战略是学院以特色谋生存图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职业化战略是学院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三、国际化战略是学院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由之路。”

发言结束后,黄院长诚恳地请与会专家学者就学院转型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教授首先发言。“转型就是改革,改革就是转型。”孙教授紧密结合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深刻阐述了对于东方学院转型发展的认识。同时,他还就学院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树立多学科性发展战略思想,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二、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下大力气引进优秀教师;三、形成自己的标准,以标准带动学院的专业建设;四、促进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承担起大学的历史使命。

中国美院赵阳教授结合自己求学经历以及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知识重点围绕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就找准定位形成特色、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提了自己的建议。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胡少先就我院发展战略指出东方学院要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坚持以质量取胜,以质量取优;要办出特色,创出品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浙江大学陈德人教授结合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及互联网化趋势谈了对我院相关专业转型发展的看法。浙江省发改委外资处处长张国云主要围绕“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服务业现状及前途及学校教育的实践性谈了自己对职业化的理解。浙江省教育评估院院长施建祥主要结合学院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谈了认识。中共海宁市委常委、长安镇(高新区)党委书记许金夫主要讲了学院创业发展与地方政府互动合作的关系,来自媒体的专家也分别围绕形象塑造、品牌化及实践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浙江财经大学王奎泉围绕社会需求、供给状况、高考招生制度、市场对毕业生需求、母体遗传、所处位次等六个方面的变化谈了自己的看法。原浙江财经学院院长童本立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东方学院要继续发挥好办学体制机制、与海宁地方政府合作及依托母体高校这三大优势。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韩翼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东方学院15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挑战。今后,要注意研究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机制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扩大师资队伍、搭建合作平台、密切校地关系三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黄建新在会上表示未来浙江财经大学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东方学院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东方学院党委书记沃健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就学院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了感谢。他说,“在东方学院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召开这样一次研讨会意义十分重要。学院的发展战略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完善和丰富,我们将认真理解和研究专家学者们的建议,并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上一篇:浙江省教育厅:我省首家外迁独立学院校区全面落成

下一篇:我院建校15周年庆典大会暨新校区全面落成典礼隆重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