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快讯

融“法治理念、法学知识、法律技能”于一体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4-12-10 浏览次数: 作者: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要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首要任务。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为法学教育与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是法学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太好啦,我终于过了!”随着2014年国家司法部组织的司法考试成绩的揭晓,我院法政分院大四学生吴冰倩看着电脑上的成绩,不由自主地大声呼喊,她获得了407分的高分(360分通过)。据统计,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司法资格考试中,我院法学专业学生通过率高达21.64%。

两天考14门课,做300多道题,在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2013年11%,2012年12%),我院法政分院通过率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这与分院历来重视司法考试备考工作,将其作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点来抓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分院积极探索专业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的成果。 近4年来,法政分院学生就业竞争力强,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省内外国家机关、司法实务部门、律师事务所和各大企事业单位,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同时该分院学生不仅在法律舞台上,而且在各行各业,表现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特质,受到用人单位赞誉。

实践为基:应需施教扎根社会

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提升司法考试和实务需要的法律职业能力。目前可容纳200多名学生进行实习的模拟法庭已成为法政分院的一个标志,这里也成为分院学生进行法律演讲赛、辩论赛、普法宣传的主要活动场所。“夯实法律基础、提高综合素质”是法政分院“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除了校内的模拟法庭,分院还与海宁市人民法院、海宁市司法局等十几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他们来校开展司法理论研讨和真实案件审判,学生与法官面对面共同探讨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同时分别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赴上述单位实习,亲临实务的实践让同学们受益匪浅。11级法学1班蔡国建是第一批赴海宁市人民法院长安法庭实习的学生,他谈到:“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为当事人提供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组织或参与调解、代理民事诉讼等形式,既得到了实践锻炼、又领会了法治精髓,我有一种未来职业的自豪感。”

 src=

 src=

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是保证人才特色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该分院在教学方法上,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法政分院广泛引用案例教学、模拟审判、庭审观摩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课堂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聘请学院和校外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法官和律师为学生讲授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实践案例和司法审判实践经验,掌握了法律实务的一般技能。

据数据显示,就2010届毕业生来看,共有22人通过司法考试,15人进入公检法职位工作。短短四年,分院共输出24位律师,18位公务员,7位法官,7位检察官。法政分院副院长邵培樟认为 “法学本质上是实践之学,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是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是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学术为本:进德修业学海扬帆

法政分院在扎实抓好实践育人的基础上,不断突出强调科研学术与实践育人环节的联动机制。分院学科科研工作注重现实性及学生参与性,主要通过青年教师研究会搭建师生科研团队;通过暑期实践队伍等载体有效整合师生力量推动师生参与性;通过开展精品校园学术活动,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和带动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分院还通过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访学,选派青年教师赴基层法院挂职锻炼,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2008级法学毕业生朱文文,现供职于临海市检察院,他的大学回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导师对他说的法律人的职业精神,也正是在这些老师的教学和引航下,一批批学子进入公检法等与专业息息相关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src=

2014级学生阮鑫东谈起法政分院“进德读书会”活动,语气中充满着激动与期盼。“我们每隔三周就会举办一次读书会,老师和各年级同学齐聚一堂,就事前推荐的书籍进行专题讨论。”这样的学术交流对于目前还是一年级的他,或许还有些艰深,但正如读书会叶延玺老师所说,“这是一个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法学‘感觉’的过程。”

同时在新生进入专业的初始阶段,分院积极开展“新生成长论坛”带领学生尽快适应专业课程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会收获他们的专业导师,为他们在分院的学习、生活指点迷津。正是在导师的引领下,学生得以在分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迅速成长,走向未来更广阔的平台。

寓教于用:打响法律职业的“预备役”

为增强学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法政分院始终坚持学生活动的专业化,实现了学生课外活动与法学专业的有效结合。一是在校内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每月一案、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二是在校外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学生活动突出了参与中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从而达到知行统一,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

 src=

每年5月和11月,该分院团学社都会为“法政论坛”、“法政文化月”而忙碌。大家期盼的专家讲座、模拟法庭比赛是其中的重头戏,参赛同学自由组队聚在一起讨论案情,慷慨激昂又跃跃欲试;校地共建志愿者队伍各式各样的普法活动也在这时展开,走进海宁看守所帮教普法;走进盐仓管委会帮助民工进行合法权益咨询;社区矫正志愿者、阳光关怀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近弱势群体,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

 src=

与很多同龄人相比,我们多了很多实践的机会。11法学赵亚美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起,“这得益于分院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注重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职业技能,更体会到了身为法律人的人文情怀,承担起了法律人的社会责任。

“按度悬横”纪念天平的公平正义,“饮水思源”纪念井的悠悠师生情,“学法问政”石碑的谆谆教诲,这是法政分院历来重视培养学生法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写照,也是该分院立足地方,把注重实践的理念转化成人才培养的方案和举措,更是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上一篇:我院许明老师被陕西科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下一篇:大四学生临毕业最有意思的“一堂课”

关闭